“医生,我手麻,麻得睡不着,睡觉都要麻醒”这是病人很常见的主诉。有人怀疑自己脑梗了,有人怀疑自己神经坏死了。但通过肌电图检查,结局有时会得到一个叫“腕管综合征”的名词。那么,什么是腕管综合征呢?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主要症状为手腕前部疼痛及手指麻木无力。常见于正中神经分布的拇指、示指(即食指)、中指区域。年,Kremer首次用“腕管综合征”命名这一疾患,并沿用至今。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管腔狭窄,腕横韧带因水肿、疤痕等增厚,使管腔变小,压迫神经。2、管腔内容物增多,腕管内出现腱鞘囊肿、脂肪瘤、血肿等,占据管腔,挤压正中神经。3、外力压迫,外力通过腕横韧带传导至腕管,压迫正中神经,从而引发腕管综合征。危险因素年龄:随着年龄增加,50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增加一倍。性别: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1.4-5倍。肥胖:肥胖导致腕管内压力增大,压迫正中神经。症状患者常会感到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症状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比较明显。一些症状严重者,疼痛可达前臂、上臂甚至肩部(需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如颈椎病)。后期甚至可以出现大鱼际肌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患者教育、局部封闭治疗、理疗、支具固定、中医以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营养神经药物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或发生拇指肌肉萎缩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预后腕管综合大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痊愈。部分病史过长或正中神经受压过久而严重变形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也有恢复部分功能的可能。#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