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为何物
毒为何物,“毒”,《说文解字》释“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凡对人有害即谓之“毒”。“毒”在中医应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确而时常见滥用、泛化的现象。
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毒是指感染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的致病物质,如寒毒、热毒、湿毒、风毒、燥毒、火毒、暑毒、湿毒、疫毒、疠毒等。
内毒是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治疗不当而致,有瘀毒、丹毒、流毒、疹毒、疮毒、疡毒,伏毒、脏毒、食毒、药毒等。
六淫邪气在聚集、蕴结、壅阻等状态下,表现出“厚”的特征,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使人体产生急、危、重证候,如寒毒、热毒、暑毒、湿毒、燥毒、风毒等。
《金匮要略心典》“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又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喻嘉言也指出“疮疡之起莫不有因。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客观说来,此类毒与六淫在概念、证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症状较为严重而已。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如果乱排一通,就会伤及气血。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的巨变,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区别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常见人体五毒?如何排除?
湿毒
为湿气郁积成毒崦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症状表现为睡不醒,早上起来头重如裹,尤其是夏天,还有脚气,湿疹也常常来袭。湿气重的人慢慢就会形成痰湿,会打呼噜,口臭,痰多,特别不喜欢阴雨天。湿气重的人多数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或者湿气重的人舌头,齿痕多,舌苔满布,又厚又腻,严重的人上面还飘着一层水湿。
艾灸穴位:丰隆、足三里、中脘、曲池
寒毒
多发于冬季或气温骤变天气变冷,不注意保暖,寒气进入体内,长期受寒气侵入形成“寒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在血液循环凝滞,人体温度是靠血液流动所产生热量的,得温流通顺畅,遇寒则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形成血栓,引起淤血阻滞。如不及时防寒,容易引发感冒、冻疮等现象。严重者可卒然昏倒,寒毒深入身内,留滞经络、筋骨,则长期造成肌肉关节疼痛,风湿等症状。
艾灸穴位: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其中每天艾叶煮水泡脚也是一个见效比较快的方法。艾叶属于极阳之物,可气血温经脉,逐寒毒止冷痛,达到理想的祛寒毒补阳效果。
血毒
血毒在中医理伦中指的是血毒积淤血液,不能温养四肢,而至周身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不能温养四肢,化学残留物,重金属粒子、血锈等毒素和杂质、内源性垃圾等总称为血素。充满血毒的血液,像淤泥、像苔藓、像杂草、像油垢,淤积在血管中,附着在血管壁上。血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的细胞,组织器官内,会直接破坏心、脑、肝、肾、皮肤等器官的正常功能,还会严重打乱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损害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等。表现症状: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心悸、烦躁、易怒、忧郁等表现;另外血毒让皮肤发黄、粗糙、长斑、起皱。
艾灸刮痧:膀胱经做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可采用艾灸刮痧杯一边艾灸一边刮痧,它不仅结合了艾灸的药性和温热来刺激经络穴位,再加上刮痧杯的外力对膀胱经络的走向进行疏通,达到双重的效果。
气毒
气毒不是气虚,气虚只是气不够,应该有的没有,气毒则是有了不该有的的气,这些不该有的气久久盘踞在身体里面安营扎寨,动不动就出来作乱,搞得你很烦。
气有余便是火,有气毒的人通常会上火,脾气急躁,也有的人脾气不急躁,但是闷在心里。
气主要与肝有关。我们一身的气机都需要肝来调节。肝气不舒的人,身体里面的气机是紊乱的,症状会现头晕耳鸣、面红耳赤、胸胁胀痛、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大便不规律,总之就是不规律。可以这么说如果是身体有了不规律的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肝气不舒,是不是有气毒了。
艾灸穴位:肝俞、肩井、膺窗、中脘、三阴交、太冲
食毒
食毒就是积食,胃强脾弱,胃亢进,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但是吃了不吸收,不能运化——脾弱了,饭后腹泻或者肚子越来越胀,如不能及时排出,于是就形成食毒。它的表面症状舌苔很厚很粗糙、大便总是不爽。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艾灸方法:使用艾灸条施灸以上穴位,每次取穴3-4个交替施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