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乳腺BIRADS分级解读,看完不再糊里 [复制链接]

1#

铭医严选团队编辑

BI-RADS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简称,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基于BI-RADS分级标准的超声检查除了有无创伤、辐射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外,还可以直观反映病灶的血流、形态、边界、内部及周围组织回声信号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BI-RADS分为7级,接下来铭医严选为大家讲解一下每一级分别代表着什么。

图源:pexels

0级

临床有体征,超声检查无征象者,因资料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再次进行评估。

1级

为阴性,无异常发现

乳腺超声显示乳腺结构清晰,无肿块、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等;或许有些人会发现存在乳内淋巴结、腋前淋巴结,但只要淋巴结形态无异常,显示淋巴门,都视为正常的淋巴结,也属于1级。

这类患者不用担心,可以根据年龄、体检规划定期检查即可。

是良性的,可能会提示患者:

乳腺良性肿块:单纯囊肿、积乳囊肿、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等

肯定的良性钙化: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化、粗大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

乳腺假体植入

如果临床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断为硬化性腺病,亦应归入3级或4A级。

这类患者一年一次随访即可。

3级

良性的可能性较大,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建议短期随访,一般为6个月,根据随访中肿块稳定情况来判断。凡是符合下面前两条再加上另外3条或3条以上的就为3级。

年龄40岁,肿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与皮肤平行或纵横比1(即宽高)

边界清楚

周边缘(与周围组织之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

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

无周围组织改变

较大的(≥0.5mm)钙化

内部无血流

4级

恶性的几率约为30%,需警惕,建议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这一级又分为4a,4b,4c。

4a:可能恶性3-30%,是低度可疑恶性病灶;包括可触摸到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性肿块,比如纤维腺瘤、复杂性囊肿或其他可疑脓肿

4b:中度恶性,概率为31-70%,会出现边界部分浸润的肿块或脂肪坏死的情况,乳突状瘤需要切除活检确诊。

4c:恶性病变可能性很高,有71-94%的概率,会出现形态不规则、边缘浸润的实性肿块和簇状分布的细小微粒簇钙化。

5级

恶性可能性大于95%,几乎可以肯定是恶性,临床上可以采取适当措施。

形态不规则

与皮肤不平行,纵横比1(即宽高)

边界不清(模糊、微小分叶、成角和(或)毛刺)

周边强回声的恶晕征

两侧边缘不锐利或不规整的后方声影

周围组织改变(Cooper氏韧带变直和增厚、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皮肤增厚或凹陷)

微小(小于0.5mm)钙化

内部有血流

符合以下8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就为5级,不符合、3或5级之条件者为4级。5级患者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6级

这一分级用在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影像改变。

乳腺BI-RADs分级是目前超声、放射、临床上都普遍认可的乳腺疾病的分级,方便临床医生进行综合判断。拿到检查结果的时候不要惊慌,要第一时间找医生,因为仅根据BI-RADs分级判断是不准确的,要结合家族史、手术治疗史等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最准确的临床诊断。如果你有乳腺癌方面的困扰可以联系铭医严选,我们可以快速帮您和权威专家视频咨询,也可以直接帮您预约权威专家门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