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年泡脚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 [复制链接]

1#

湿气重,我们都有所了解:舌边有齿痕,水样舌面,大便粘马桶.....“痰”我们应该更了解,受寒了咳嗽,会咳出白痰、*痰......实际上“痰”是“湿”的升级版。中医的“痰湿”会更宽泛,你能咳出来的痰叫有形之痰,还有一种痰,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真实存在,堵塞我们经络、气血的运行,这个看不见的“痰”就叫无形之痰。比如,容易生气的人嗓子眼总感觉有一个东西粘在上面,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啤酒肚里面,那个脂肪肝里的脂肪....都属于“痰湿”范畴。

因为“痰随气行,无所不在”,它可以跑到全身各处:跑到心肝脾肺肾里,降低各脏器的功能;也可以跑到我们的肌肉、筋骨、血脉里,比如我们肉眼可见的脂肪粒、脂肪瘤、富贵包,还有关节肿痛,肥胖.....痰湿是我们身体的病理产物,但更是我们身体的致病因素!

“痰湿”是如何产生的?

中医早有定论:脾为生痰之源。意思是:脾虚才是痰产生的源头!因为脾主运化,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生痰。只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你有针对性的去解决,结果根本不用考虑!

大家都听说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吧,范进因为50岁才考中举人,因为太高兴而疯癫了,这就是因为突然“痰迷心窍”!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

所以,如果你的身体有问题,采用了各种方法效果不好,那么你可以改变一下思路“着重健脾胃,去痰湿”。

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

从古至今不少中医大家,以一张温胆汤打天下,那么这个千古奇方究竟是什么呢?温胆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因其疗效奇特,被药王孙思邈收录在自己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组方后发展为:陈皮、竹茹、甘草、枳实、半夏、茯苓、大枣。整个方就是冲着“化痰”二字去的。

陈皮:燥湿化痰;

竹茹:清热化痰;枳实:消痰除痞;痞,痰的升级版。半夏:燥湿化痰;

这四味药,可以把身体里已经有了的“痰”化掉。实际上你化掉身体已有的“痰”就是给脾胃放开了手脚。

茯苓:健脾和胃。也就是把“痰”形成的源头--脾虚扶正。

脾胃功能恢复了,你身体气血自然增多,脏腑得到濡养.....身体就会好转!

很多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女性期待自己满血复活(月经量),这是不恰当的;毕竟年纪在这里了,身体又被你自己亏的太狠!45岁的你的参照物应该是40岁的你,而不是18岁的你。

千年温胆汤,泡脚出神效

中医学博士罗大伦在临床运用中发现:好多人说吃中药效果并不好,其实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脾胃虚弱或者寒湿太重,痰湿堵在里面,不能吸收。所以从临床效果上看,用温胆汤泡脚反倒比吃药效果更好。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把以上药材加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30分钟,用药水泡脚早晚各一次。

在舌像上就能看到痰湿或湿热的特征,刚开始用泡温胆汤最好连续泡8-10天,以后每周2-4次为好。

下面这些人适合温胆汤泡脚: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面部、四肢浮肿;头发、面部皮肤油腻起痘、皮炎;面色暗*,少光泽。

2,舌头:舌体胖大、水滑有齿痕;苔白腻或*。

3,口手和脚:口气重,唇色淡,口中粘腻,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多汗,汗出后皮肤黏腻,身体困重,关节酸胀疼痛,有脚气或者阴囊潮湿,易出现耳鸣。

4,感觉及睡眠: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疲倦,睡不醒起不来,肠胃不适。

5,脉象:脉濡而滑。

6,喜好:懒言少动,嗜睡,喜食肥甘甜黏,夏天暑湿季节容易犯病。

7,大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粘马桶不容易冲掉。

禁忌:孕妇,对中药过敏人群,身体虚弱者;月经量大的女性,月经期不要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