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欣教授移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移植 [复制链接]

1#
整理:肿瘤资讯编辑部来源:肿瘤资讯

“ASH最新进展”系列主题会议于年1月14日在上海顺利召开第二场,会议期间肿瘤资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教授,王欣教授团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为我们介绍在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时代,移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改善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移植疗效和如何做好移植的全程管理和随访。

王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血液科主任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特聘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协会ASH会员

新药涌现的背景下移植在血液肿瘤中的地位仍不可撼动

王欣教授:近年来,血液肿瘤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涌现新的药物,包括靶向药物、细胞及免疫治疗等,促进了血液肿瘤治疗的快速进步,使血液肿瘤患者获得了更高的缓解率和更长的生存期。如TKI的出现使接近90%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一线选择,颠覆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整体治疗模式。但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达到TKI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即便近几年最热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缓解率虽然高达90%以上,但有1/4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今年ASH会议中有研究采用CAR-T联合桥接移植治疗,就是因为CAR-T治疗本身持续缓解时间不理想,仍需移植来进一步根除肿瘤细胞。这也提示虽然新的治疗药物和技术不断涌现,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供者筛选、预处理、及GVHD防治的技术,移植后复发预防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肿瘤移植疗效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总体而言,虽然新药的出现改善了部分血液肿瘤患者的预后,但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治愈许多血液肿瘤的唯一希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移植成功率的相关研究及新药研究

王欣教授:目前,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新药获批上市,但缺少类似美罗华联合化疗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疗效一样突出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移植尤其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依然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但即便是接受移植治疗后,仍有接近一半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复发。为改善T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医院血液科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如移植前尽量达到更好的缓解,新的预处理方案,移植后包含西达苯胺等药物的维持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新药治疗或是参加临床研究等。现在针对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很多,也期待有更多新药的研发和移植技术的探索,可以改善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移植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程管理

王欣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科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治疗技术,整个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需要全程管理。简单概括全程管理包括移植前、移植中、移植后三个环节。移植前要明确疾病的类型和危险度分层,移植的必要性和风险,移植的种类,供者的选择等因素,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移植治疗打好基础,排除隐患。移植过程中要全方位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重视患者躯体及心理上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医学治疗和心理疏导,使患者顺利度过舱内阶段。移植成功后更不应松懈,仍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