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院消化内镜室首例ESD手术圆满完成 [复制链接]

1#

年5月4日,医院徐美东教授的主持下,在麻醉科、消化肿瘤科和病理科的支持下,我院消化内镜室成功为两名患者实施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手术),填补了丰县地区内镜下治疗的技术空白,医院的首例。

科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通过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他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

优势有哪些: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疗以往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创伤大。而ESD与传统根治术效果相当,但其还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即病变局限于黏膜内及黏膜下浅层的肿瘤。整个治疗过程患者痛苦小、风险低,术程时间短,通过内镜下直接切除,彻底根治,免除了开刀手术的痛苦。

注意事项: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术后应禁食1-2天,1周内以流质易消化饮食为主,使用抑酸药物、粘膜保护剂,并防治感染。术后2天内应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2月内应择期复查胃肠镜,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病灶的残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