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2日-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的“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集结20位院士、名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近名肿瘤学界精英齐聚广州,共同围绕肿瘤领域的最新观点、进展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度探讨。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和8个主题会场,其中包含院士论坛、名家手术专场演示、学科前沿专场交流、人文专场、案例大赛、青年医师辩论大赛等多项活动。专题分会场达场次,共有80个专业委员会齐亮相,聚焦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学术交流碰撞,分享专科、专病、专治、专研最新成果和进展。
肿瘤精准治疗案例分享会
11月14日下午,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肿瘤精准治疗案例分享会”在肿瘤学大会分会场“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会议”同期举行。会议以“群英荟聚MDT,整合共创MTB”为主题,携手肿瘤临床专家,针对肺癌、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罕见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诊断进行讨论,整合共创、交流创新,共同促进肿瘤精准治疗应用于临床实践。
分享会由浙江大学医院潘宏铭教授、医院刘继彦教授共同主持。此医院祁玉娟教授、医院林榕波教授、浙江大学医院方勇教授、医院钟定荣教授、医院江一舟教授作为病例点评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案例分享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晚期肺癌规范化治疗分享》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一例晚期EGFR阳性患者通过NGS检测经过多线治疗取得了生存获益。这是一个经过了临床四线治疗的案例,共进行了3次肺癌多基因检测,在临床治疗决策及耐药后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耐药后的分子检测,提供了全面了解患者治疗耐药后的分子进展,有效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进一步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该患者靶向治疗后通过外周血检测的方法正确指导了临床用药,提示液体活检可以作为组织标本检测的重要补充。在晚期肺癌后线治疗中,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将现有治疗手段合理化组合,体现个体化,以达到疗效最大化从而提高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
金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一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例治疗分享》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晚期(RAS野生型、BRAF野生型、pMMR)结直肠癌的患者通过基因检测经过多线治疗,总OS>4.5年,同时整体治疗中保持较高生活质量。通过分子检测确认RAS、BRAF状态后,明确疾病诊断、患者分类,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疗策略。该患者在后线治疗中通过液体活检,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实现“不抛弃、不放弃”的精准治疗。陈皇医院
《一例罕见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分享》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一例脂肪纤维瘤病样神经肿瘤(Lipofibromatosis-likeneuraltumor,LPF-NT)的鉴别诊断,该案例通过鉴别肿瘤发病的年龄人群、肿瘤大小、发病位置、细胞形态及蛋白的表达检测、基因重排检测(NTRK/ALK/ROS1基因)、预后情况进行确诊,结合了免疫组化、FISH、NGS等检测手段,完成了罕见肿瘤的精准诊断,体现了分子检测不仅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肿瘤诊断方面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专家点评
祁玉娟教授
针对结直肠癌的案例分享进行了点评,当患者出现PD之后,如果能把精准的检测前移,可能除了HER2之外,还会有更多的靶点选择,如果可以进行多靶点的选择,也许患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生存时间。
林榕波教授
针对结直肠癌的病例进行了点评,医院都常规的在初期治疗时进行HER2检测,阳性情况就不会使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更多的治疗,可以考虑更多的临床试验药物,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获益。
方勇教授
针对肺癌病例进行了点评,小细胞肺癌的转化需要病理医生确认是否是非小细胞和小细胞肺癌的混合,小细胞肺癌到现在为止对PD-1药物是阴性的结果,PD-L1的抗体在研究中更多的是阳性结果,对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能更多的是依据规范进行治疗。
钟定荣教授
针对罕见肿瘤的诊断进行了点评,案例中的肿瘤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特点,但也与其他肿瘤有很多交叉,经过进一步结合免疫组化、FISH、NGS检测,进一步提示了我们可能的疾病诊断,因此病理诊断是在组织学的基础上进行分子检测,进而确定疾病诊断,目前分子检测在神经系统和软组织肿瘤方向的诊断应用较多,未来也期望会有更多的研究应用在肿瘤的治疗。
江一舟教授
本次会议的3个case很好的诠释了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肿瘤有很多机制可以产生耐药和逃逸,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在精准治疗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将肿瘤防治的关口前移,提高早期诊断率、提高肿瘤早期预防率,真正降低肿瘤的病死率,增加患者的生存。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是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产业化平台,是清华大学布局生命健康领域的核心企业。博奥晶典注册成立于年8月,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东莞、香港与美国圣地亚哥等地,拥有生物芯片和仪器设备的生产、研发基地和营销、运营中心。
博奥晶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立足新一代生物检测技术,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全国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所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响应国家关于“预防为主”的健康方针,将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紧密结合,打造出集健康产品、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和大数据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版块。目前,博奥晶典旗下包括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东莞博奥木华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多样化的集团运行架构,凸显博奥晶典在生命科学领域立体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影响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