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
⊙单位/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患者女,32岁,1年前于剖宫产后的腹壁纵切口上端扪及一皮下硬结,平时略有压痛,月经时疼痛明显。
超声所见:
剖宫产术后子宫形态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分布尚均匀,内膜不厚,居中,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见一大小约6×5mm无回声区(图1),形态欠规则,与宫腔相通。
于剖宫产术后皮肤疤痕上方皮下见一大小约15×12mm低回声团(图2),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内见片状小无回声区,腹直肌筋膜层稍受压,腹腔加压后包块无明显变化。CDFI:低回声团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图3),部分为动脉频谱,峰速6.0cm/s,RI0.75。
图1子宫下段切口处憩室声像图(白色箭头示)
图2腹壁剖宫产术后疤痕上端皮下低回声团
图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信号显示
超声提示:(1)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小憩室形成;(2)符合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改变。
临床医生建议患者择期手术。
病例讨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上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普遍认为,AWE是因剖宫产术中将子宫内膜碎片组织带到腹壁切口处散落种植形成。典型临床表现为切口处的腹壁肿物,并呈周期性变化:经前和经期增大、疼痛,经后缩小、疼痛明显缓解。
超声表现
二维:腹壁剖宫产切口处或邻近软组织层内的不均匀性低回声结节,无明显包膜回声,形态欠规则,其内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区,经前期及经期低回声结节增大,回声减低;月经后期结节变小。
CDFI:经前期,结节周边可见稀疏血流信号,呈星点状或短线状;经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增多,血管增粗。
PW:以动脉频谱为主,呈低速高阻型的特点。
超声造影:可观察病灶微小血管分布特点,明确病症边界及侵犯程度,主要表现为早期不均匀性高强化或等增强,后期强化明显减退,部分内部表现为无增强。
AWE须与腹壁切口疝、脂肪瘤、缝线肉芽肿等鉴别。
腹壁切口疝:超声可见腹壁连续性中断,包块经疝环与腹腔相通,腹腔加压时增大,放松后缩小。
脂肪瘤:可发生任何有脂肪组织的部位,位于皮下的脂肪瘤常为椭圆形或扁盘形,内部回声表现多样性,一般高于邻近脂肪组织回声,并含有与皮肤平行的短条纹状高回声。
缝线肉芽肿:有手术病史,可见异物回声,常表现为不均质性低回声团,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晰,部分内可见无回声区,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不表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疼痛,易于鉴别。
治疗原则
目前,AWE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并应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1]霍飞霞.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5(6):55-57.[2]彭红艳,余松远,贺飞,等.超声造影评价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34(5):-.[3]邓伟,张英霞.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30(4):-.推荐阅读:
超声时间:有了好病例,如何写出好文章?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